來源: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發布時間: 2018-11-02 19:36:49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依托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從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電子報刊、論壇貼吧等信息源中,綜合評估公眾關注度和傳播量,梳理出10月網絡熱傳謠言,逐一詳解,各個擊破。
一、“重慶女司機逆行致公交車墜江”
信息總量78408
地域傳播TOP3:北京、重慶、上海
【謠言】10月28日上午,重慶市萬州區一輛大巴車在萬州長江二橋與一輛小轎車發生碰撞后墜入江中,部分媒體稱“女司機穿高跟鞋逆行導致碰撞”。
網絡截圖
【辟謠】@平安重慶的最新通報顯示:事故發生時,公交車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小轎車女司機沒有逆行。
視頻截圖
網絡截圖
【點評】越是眾聲喧嘩,越需小心求證。面對重大安全事故,更需保持理智,網民、媒體都不妨讓真相先飛一會兒。
?
二、“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
信息總量53598
地域傳播TOP3:北京、廣東、上海
【謠言】網上有討論稱,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原本關于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已被完全刪除。
【辟謠】人教社回應,張衡及地動儀內容并未刪除,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點評】2017年秋,該版本教材投入使用時,網絡上就曾傳過此謠言。時隔一年,借著“地動儀是真是假”的討論,謠言再度瘋傳。
請牢記:1800多年前的地動儀或許無法實現100%復原,但是張衡等人代表的科學精神、民族自信,永遠不應被刪除。
?
三、“北京動物園大象丟了”
信息總量 31073
地域傳播TOP3:北京、上海、廣東
【謠言】10月10日下午,一張像模像樣的“警情通報”圖在網上廣為傳播。“通報”稱,北京海淀區動物園象館管理員發現園區丟失一頭2噸重的成年雄象,并且“貼心”提示:大象肉質柴,不好吃,希望涉事人員懸崖勒馬……
網絡截圖
【辟謠】北京動物園和北京市公安局先后辟謠。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點評】一則戲言引發全民熱議,無論出于搞笑還是惡作劇,冒用警方名義編造散布虛假信息都是違法行為。
?
四、“國務院規定半年內必須放開樓市全部限購”
信息總量 13606
地域傳播TOP3:北京、廣東、上海
【謠言】多個注冊主體為房地產營銷公司、文化傳媒類公司的自媒體賬號發布所謂“重磅消息”稱:國務院規定半年內必須放開樓市全部限購。此外,關于“房地產市場解開限購已經箭在弦上”的分析觀點也頗為吸引眼球。緊接著廈門等地也傳出小道消息:取消限購。
【辟謠】人民網記者求證獲悉,網傳的該消息并不屬實。天津、廣州、廈門等地房管部門紛紛辟謠,證明此類信息不屬實。
【點評】房價漸“冷”的大背景下,此類消息既是以謠抓眼球,更是以謠牟利。
?
五、“白糖加入工業酸、石灰粉”
信息總量 8624
地域傳播TOP3:重慶、北京、上海
【謠言】近日,一篇題為“食用糖安全問題”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中稱我國食用糖存在含酸、石灰等安全問題。
【辟謠】“綿白糖加入工業酸”“白砂糖加入石灰淀粉混合物”的制作工藝根本不存在。我國食用糖的質量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點評】9月,白砂糖GB/T 317標準調整后,此類“甜蜜隱憂”接踵而至,權威科普勢在必行。
?
六、“蘭州的哥見義勇為,獎‘甘A88888’車牌”
信息總量 7003 地域傳播
TOP3:北京、上海、廣東
【謠言】10月8日,一條“甘肅蘭州一出租車主因樂于助人,當地政府特意獎勵其特殊車牌‘甘A88888’”的消息出現在各大網絡媒體和公眾號上,引得網民紛紛轉發。
【辟謠】蘭州交警微博辟謠稱,甘A80000—甘A89999純數字號段為公安交警部門為蘭州市出租車設置的專用號段。出租汽車是公共資源,其專段號牌也是公共資源,不同于私家車號牌,不會拿出來獎勵給個人。
【點評】2017年7月就曾瘋傳過此類謠言:主人公是張師傅,救了一個跳河的少女,獎勵的是一輛綠色的出租車。
請牢記:披著“正能量”外衣的謠言同樣不可輕信。
?
七、“100元誘騙學生帶路”
信息總量6467
地域傳播TOP3:北京、上海、廣東
【謠言】網傳多個微信群內都出現了這樣一條信息“今天中午放學時,遇到開小車的司機向小學生問路,并拿出100元感謝費,讓小孩上車帶路后被拐”,不少家長被這條預警短信搞得有點心慌。
網絡截圖
【辟謠】全國多地警方辟謠稱,此消息不屬實。
【點評】早在2016年11月各地就曾瘋傳過此類謠言,不出現地名或是大眾化“實驗小學”、同樣的“問路”橋段。
請牢記:針對微信群中傳播的來源不明的信息,不要盲目輕信,保持清醒頭腦,理性分析判斷,也可以進行多方搜索或直接問詢官微上的警察叔叔。
?
八、“今年至2025年都是冷冬”
信息總量6049
地域傳播TOP3:北京、江蘇、廣東
【謠言】2018年是冷冬,且從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氣溫一年更比一年冷。
【辟謠】國家氣候中心:該說法十分離譜,十分荒謬,吸引公眾眼球,制造公眾恐慌。氣象部門預計,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出現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點評】從2015年開始,每到冬季來臨前,全國各地都會出現此類“寒氣逼人”的神預測,多伴著某次強降溫、以“30年來最冷”等類似標題增加可信度。
請牢記:暖冬、冷冬的科學解釋:當某年某個區域整個冬季即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高于氣候平均值0.5℃時,便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低于0.5℃則為冷冬。
?
九、“結婚收5000元二胎保證金”
信息總量 2009
地域傳播TOP3:北京、上海、廣東
【謠言】瀘州一網民發布微博稱,其哥嫂領取結婚證時,被強制繳納5000元“二胎保證金”,并被告知“不生二胎退不了”。很快,該消息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網絡截圖
【辟謠】瀘州市民政局回應:該說法不真實,從2017年4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婚姻登記不再收取任何費用。
【點評】早在2013年,網上就有類似內容,只是保證金數額為數百元。2016年春節期間,此類消息集中爆發,甚至有網民發微博稱“辦理結婚證得交5000元,不生就不返還”。
請牢記:涉及政策法規的信息,請從官方渠道獲取,網絡傳言大多不靠譜。
?
十、“廈門高校百余學生艾滋檢測呈陽性”
信息總量1809
地域傳播TOP3:北京、廣東、福建
【謠言】10月7日,一則“廈門某高校100多名學生HIV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貼文在網絡傳播,引發網民熱議和轉發。
【辟謠】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警情通報稱,該貼文內容不屬實。警方查明,王某佳(女,34歲,廈門人)在和朋友聊天時聽聞相關艾滋病新聞,為博取關注,編造了“廈門某高校100多名學生HIV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等內容并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對該校造成惡劣影響。警方依法對編造謠言的違法行為人王某佳給予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處罰。
網絡截圖
【點評】非重拳懲治不足以激濁揚清,非猛藥去疴不足以澄清視聽。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www.muge663.com)提示網友,相信權威發布,注意甄別謠言,不信謠不傳謠!(張智萍 張景云)
(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時間:2018 年 10月1日00:00-10月31日00:00)